畜产品加工及品质调控是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下的一个学科方向。该学科重点围绕畜产品资源加工及贮藏的基础理论和生产技术开展研究,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中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在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及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发展畜产品加工与品质调控学科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宝威畜产品加工及品质调控学科建设始建于1986年,经过35年的建设和积淀,2018年肉品学科被遴选为院级重点培育学科。畜产品加工及品质调控学科紧紧围绕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宗旨,结合河南省特色畜产品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畜产品加工技术、贮藏保鲜技术以及产品品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科研特色,在省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下设3个研究方向:1.畜产品加工与资源开发,主要研究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风味保持技术、杀菌技术和呈味机理,开发营养、健康并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新资源产品。该方向开发的超声波辅助快速腌制技术、阶段式杀菌技术,在企业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和应用。2.畜产品贮藏保鲜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天然保鲜剂在畜产品贮藏中的应用及加工贮藏过程中理化特性的变化及其储藏条件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在气调包装、抗菌包装、收缩膜包装、冰鲜保藏、涂膜保鲜、生物防腐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通过本方向的研究,阐明了畜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开发出了畜产品综合保鲜技术。3.畜产品品质与安全控制。具体研究畜产品原料和成品品质与安全控制技术。通过对畜产原料安全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快速品质检测技术,建立安全评价体系。通过研究畜产品加工、贮藏、运输销售过程中重要腐败和致病微生物有害因子生成、残留和变化规律,模拟其生长趋势并进行预测,研究畜产品中有害物质如亚硝酸盐、杂环胺、反式脂肪酸等的生成、衍化、迁移、残留的规律,开发出快速监测检验技术。研究成果在合作企业的协助下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畜产品加工及品质调控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了一支初具实力的学科队伍。拥有教授6名,副教授3人,博士7名,在读博士3人。拥有河南省学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1人,河南省绿色食品加工专家3人,焦作市高层次创新人才1人,校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学科组成员科研能力较强,近五年,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篇、EI收录5篇、核心期刊70篇;获得省重大专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攻关、“三区人才”等省级立项20项,厅级立项5项,横向项目5项,经费总计950万元;五年内完成项目结项或鉴定总计20项,其中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结项1项,高校创新人才1项;出版教材15部,授权发明专利16项;研发牛肉加工新工艺7种,开发牛肉新产品16种,制定配套加工技术标准7套,建立牛肉加工试验基地2个、中试线1个、生产线6条,引进博士5名,为企业开展技术培训320余人次。在科技推广与社会服务方面,学科立足中原,服务地方,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宗旨,以团队建设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重点,凝练特色方向,提高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已建成一个在河南省内知名、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学科。
在学科基地建设上,畜产品学科具有较为坚实的学科平台和较为完善的物质条件,校内拥有央财支持的肉品加工实训基地、畜产品研究室、乳品研究室、蛋品研究室等,实验室设备总值约600余万元。获批“河南省牛肉加工与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郑州双汇、焦作伊赛、张文献道口烧鸡、南阳科尔沁牛业、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产学研合作,开展多方位的校企合作育人。
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及品质调控学科建设,可以促进宝威食品工程专业集群发展,有利于宝威进一步凸显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为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